1、形態特征
兵蟻頭形近圓形,頭寬1.05-1.30mm,淡黃色,上顎鐮刀狀,前額中央有泌乳孔,受驚時可噴出白色乳狀液體。前胸背板扁平比頭部狹。有翅繁殖蟻體深黃色,翅淡黃灰色。
2、生活習性
可在地上、地下及樹中筑巢,巢外特征排積物及紛飛孔明顯。危害建筑木材、埋地電纜、貯藏物及農林作物、樹木等。
(1)分布范圍
臺灣乳白蟻分布在北緯33.5度以南的地區,愈向南越嚴重。是我省危害最嚴重的白蟻,此種白蟻原以臺灣采集的標本定名,現在已擴散到夏威夷、美國南部、西南部各州、日本、南非、斯里蘭卡等地區。
(2)蟻巢的形狀和結構
蟻巢形狀是不規則的,可以是圓形、方形、長橢圓形,依筑巢位置的空間而定。蟻巢是由泥沙、纖維材料、白蟻的糞便和分泌的唾液粘合而成,巢外圍一層3-5cm的泥土表層作為防水層。巢內有許多同心圓或蜂窩狀排列的巢片,在主巢的近中央或側邊常有一個半月形的王室,周圍結構堅固。蟻巢有主巢和副巢之分,副巢一般1-5個。白蟻受驚擾時,可以遷巢。巢中CO2的濃度比空氣中高出數十至一、二百倍。
(3)分飛
當蟻巢群發育成熟時,巢內就會出現有翅繁殖蟻,一般每年4-6月份的黃昏19-20時分飛,愈向南方愈早。分飛對氣候條件要求嚴格,要求氣壓1001.2-1013.2毫米汞柱,濕度在85%以上,溫度在24-35℃之間。分飛前先由工蟻打開孔口,分飛的有翅繁殖蟻經飛翔落地,在爬動中脫翅,雌雄追逐配對,尋找適宜的場所建立新的蟻巢。一個蟻巢每年需幾次才分飛完,有的蟻巢連續幾年分飛或中間間斷一年不分飛的現象。
(4)蟻巢的初建期
初建蟻巢一般緊靠土中的木塊旁,或在兩塊木塊之間,以獲地充足的水分及食料。脫翅成蟲建巢后10天左右開始產卵,卵粒產出后需經31-35天孵化,孵化出的幼蟻要經3次蛻皮,經歷8-10天才發育為工蟻,21-35天開始出現兵蟻。
(5)群體的生長發育及成熟年齡
臺灣乳白蟻初建巢群在半年到一年內,群體數量很少,隨著巢齡的增加,蟻數逐年增加,其發展動態。
在廣州及附近地區,臺灣乳白蟻從配對建巢開始,到發育成熟完成一個生活周期約需8年。一個蟻巢的成熟年齡因筑巢的環境、營養的好壞而受影響,一般需8-10年才能成熟。
(6)主巢的外露特征以及主副巢的區別
成熟的臺灣乳白蟻巢,常可以看到其外露主要特征。
1)分飛孔:分飛孔是有翅繁殖蟻分飛出去的孔口,一般呈短條狀、乳頭狀、片狀等,一般的蟻巢的上方。條狀分飛孔上,細看有小的通氣孔,可以和蟻路區別。
2)排泄物:排泄物一般位于巢的外圍,為黃褐色的堆積物,俗稱白蟻泥。
3)通氣孔:通氣孔為主巢調節溫度和巢內氣體的孔口,大小約1-2mm,上有小泥點封口,在主巢外表面呈不規則狀的芝麻點排列。
白蟻主巢不一定都有3個外露特征,有的因環境和季節原因,只能找到1-2個特征,而副巢則沒有此特征。
以上方案由廣州康雅專業殺蟲滅鼠公司提供,版權歸屬廣州康雅殺蟲滅鼠公司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