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瀕危動物新西蘭大規模滅鼠
新西蘭當地有種叫鸮鸚鵡的鳥類生存受到了老鼠威脅,為保護這種鸚鵡,當地生態保護中心進行了大規模滅鼠活動。
原來這種鸚鵡比較奇怪,不但外表呆萌、行動笨拙且還不會飛,這是由于種種原因,它們的翅膀和飛行骨骼已經退化。如今它們只能在地面上緩慢地行走,巢穴也在地面的洞穴里,因此經常遭到老鼠的攻擊,以至于陷入瀕危的境地。
當地生態保護中心研發了各種滅鼠技術和滅鼠工具,以對付老鼠。新西蘭林地老鼠防治技術人員表示:對整個新西蘭大陸進行滅鼠是很大的挑戰,目前只能逐步解決,比如建立大型的鸮鸚鵡保護區,并慢慢地擴大,技術可行性已不再那么重要,而關鍵是成本問題,我們有了新的老鼠防治技術,但需要比較低價格的原材料。
新西蘭遠不是唯一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國家。在過去的7個世紀里,從地球上消失的脊椎動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的老鼠入侵和破壞。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使用紫外線消毒燈需謹慎
- 怕蟑螂怕到報警?
- 放“大招”滅蚊導致中毒
- 莫讓“吃菜送蟑螂”成常態
- “科學消殺滅,健康伴我行”—2022年世界害蟲日公益活動
- 兒童臥室慎用殺蟲劑
- 火車飛機上的常見害蟲檢查
- 暑假來臨調皮孩子要當心
- 高價購買江景房卻成蟑螂窩
- 司機車內噴藥滅蚊,毒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