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鼠工作中常出現的誤區
在很多除四害的單位的滅鼠工作中,常出現一些誤區,這會對滅鼠效果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常見滅鼠誤區一:餌料的盲目選擇。一些單位調制滅鼠餌料以人的喜好來選擇,,配出的毒餌,只有少數老鼠會吃,甚至各種鼠都不嗜好。鼠類的味覺、嗅覺與人類大不相同,鼠種不同,其嗜好也不相同。如褐家鼠食性雜,喜歡葷、水分多及甜味食物;黃胸鼠雖為雜食性,偏素食及酒味東西;而小家鼠則嗜好種子類食物。所以,應根據各種老鼠的生理生態和攝食行為特性來調配針對性的滅鼠餌料,因此,餌料是否選擇正確是滅鼠成敗的關鍵因。
常見滅鼠誤區二:投放餌料的方式。由于鼠種不同、地方不同,投放毒餌重點也不相同。不同種類的老鼠活動的環境不盡相同。褐家鼠多在地面及近水源處棲息;小家鼠喜歡較干燥的中層櫥柜中活動;廣布南方的黃胸鼠主要在建筑物的上層繁衍。通常化學滅鼠,多注重地面布餌。滅鼠后殘留鼠多為小家鼠和黃胸鼠。目前,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及交通運輸等原因,黃胸鼠從東洋界已跨過黃河,在古北界—陜西、甘肅、寧夏有分布,并有覆蓋全國之勢。在西安家鼠中,1988年黃胸鼠占54.17%,為優勢種。因此,放置毒餌應少粒多堆,注意高層布餌。如閣樓、柜頂及吊頂等高處的毒餌投放。抗凝血滅鼠劑的慢性毒力遠高于急性毒力,一次性投放毒餌,不能充分發揮藥效,應用此類藥物不要性急,須分次投放毒餌才能提高滅鼠效果。一個單位的鼠類分布并不均勻,且年間也有變化,不能簡單地均勻投放毒餌。投餌前應先調查或仔細觀察鼠類分布,重點部位,投放毒餌量要足。
按老鼠的生活習性,要有效控制鼠患,首先要有長期治理鼠害的意識,如果想一勞永逸地控制鼠害是不現實的,需不斷完善各項老鼠防治設施,避開滅鼠工作中常見的誤區,老鼠防治效果才能長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