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作物病蟲害或將加重 河南給出具體防治時間表
據調查與分析,2014年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呈加重發生趨勢,預計發生面積比上年擴大10%左右。河南省農業廳要求各地加強監測預警,強化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病蟲防控攻堅戰,實現“蟲口奪糧”。
專家研判,由于冬前菌源充足,作物抗病性普遍較差,小麥條銹病預計發生面積比上年增加30%;小麥赤霉病在長江流域、江淮和黃淮麥區發生流行程度重于2013年。同時暴發性病蟲呈區域重發態勢,預計小麥穗期蚜蟲全國發生面積比上年增加6.4%,在黃淮海麥區大發生。
春季是小麥病蟲害多發時期,河南省農業廳要求各地應重點加強小麥條銹病、紋枯病、吸漿蟲、赤霉病、麥蚜、白粉病、葉銹病、麥蜘蛛等“五病三蟲”的監測預報,及時開展綜合防控。組織全省1250個病蟲害監測網點準確監測,及時預報,嚴防條銹病、赤霉病、吸漿蟲等暴發性病蟲害擴散蔓延。
與此同時,河南省農業廳給出了小麥不同生長期防治病蟲害的“時間表”:返青拔節期是紋枯病和麥蜘蛛防治的有利時機,可及早噴藥控制,對沙河以南小麥條銹病常發區,要及時控制零星病葉和發病中心,防止其大面積流行;對小麥吸漿蟲,北部高密度區域重點抓好蛹期和成蟲期兩個關鍵環節,一般發生區做好抽穗至揚花前的成蟲防治;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遇有連續陰雨、多露和多霧天氣,要全面預防小麥赤霉病,防止其暴發流行;在小麥抽穗至灌漿期,應綜合控制小麥后期白粉病、銹病、赤霉病、葉枯病、蚜蟲等多種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