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部分居民區登革熱蚊媒指數逼近警戒值
[摘要]白云南村九隊孖祠堂對面公園蚊媒密度風險級別為高度風險。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秀婷通訊員/穗衛計宣)5日,廣州市衛生計生委通報了上周(5月25日-31日)廣州白紋伊蚊密度監測情況。監測顯示,廣州市上周白紋伊蚊密度數值均比之前一周明顯升高,布雷圖指數和誘蚊誘卵器指數(不含公園)已逼近警戒值,白云區南村九隊孖祠堂對面公園蚊媒密度風險級別為“高度風險”。
上周,廣州市居民區監測點布雷圖指數(BI)平均為4.95;非居民區(不含公園)外環境標準間指數(SSI)平均為0.56;誘蚊誘卵器指數(不含公園,MOI)平均為4.92。另外監測全市各公園標準間指數平均為0.12;誘蚊誘卵器指數平均為7.69。
從全市的整體情況來看,白紋伊蚊密度數值均比之前一周明顯升高,布雷圖指數和誘蚊誘卵器指數(不含公園)已逼近警戒值(5.00),公園的誘蚊誘卵器指數已達到低風險。
白云區南村九隊孖祠堂對面公園(SSI為2.74)蚊媒密度分級為“三級”,風險級別為“高度風險”,應啟動緊急蚊媒控制措施。
越秀區梅花街(不含公園)、海珠區琶洲街(不含公園)、白云區太和鎮龍歸居委、白云區夏良村中心公園、黃埔區穗東街南勝里、黃埔區穗東街西坊社區、花都區花東鎮鳳凰村、增城區派潭鎮大埔村蚊媒密度分級為“二級”,風險級別為“中度風險”,應啟動加強蚊媒控制措施。
荔灣區東漖街(不含公園)、白云區太和鎮(不含公園)、白云區太和鎮龍歸夏良村、白云區夏良村高橋公園、花都區花東鎮鋁廠小區、番禺區小谷圍街(不含公園)、番禺區小谷圍街貝崗村、南沙區新墾公園、南沙區萬頃沙鎮同興村、從化市溫泉鎮灌村石南蚊媒密度分級為“一級”,風險級別為“低度風險”,應啟動蚊媒控制措施。
轉自南方網
同類文章排行
- 使用紫外線消毒燈需謹慎
- 怕蟑螂怕到報警?
- 放“大招”滅蚊導致中毒
- 莫讓“吃菜送蟑螂”成常態
- “科學消殺滅,健康伴我行”—2022年世界害蟲日公益活動
- 兒童臥室慎用殺蟲劑
- 火車飛機上的常見害蟲檢查
- 暑假來臨調皮孩子要當心
- 高價購買江景房卻成蟑螂窩
- 司機車內噴藥滅蚊,毒倒自己